山东已消失香烟品牌整理

发布时间:2025-10-13 07:13  浏览量:4

序言

山东曾是烟草生产与消费大省,山东香烟厂家主要包括山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下辖的四家直属卷烟厂(济南、青岛、青州、滕州),

济南卷烟厂

过去几十年里,各地卷烟厂推出过许多贴合本地文化的香烟品牌。

青岛卷烟厂

品牌有的借地域IP命名,有的贴合时代特色,一度在市场上受欢迎。

青州卷烟厂

但随着烟草行业整合、消费需求升级及品牌战略调整,不少品牌逐渐退出舞台,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滕州卷烟厂

下面介绍目前已经退出市场的山东香烟品牌

1. 老刀

生产时间:1923年起生产,后来由青岛卷烟厂1934年开始生产,是山东较早的近代卷烟品牌之一。

老刀牌

消失时间:1952年英资从烟草行业撤离后就正式停产了。1994青岛卷烟厂曾恢复生产,1997年彻底停产。

消失原因:这个品牌早期和外资有关联,外资退出后没了持续运营的支撑,复产后,群众对这个商标有异议,最终停产。

2. 大鸡

生产时间:1942年八路军创办利华烟草公司,生产“鸡牌”卷烟(这是品牌前身),1959年济南卷烟厂正式定名“大鸡”牌并规模化生产,曾经是山东中档卷烟的代表。

大鸡

消失时间:2006年11月因为政策调整停止生产。

消失原因:受国家烟草生产计划调控和行业品牌整合影响,它作为区域性的低档品牌,销量远比不上济南卷烟厂的“将军”系列,最后被核心品牌取代。

3. 红金

生产时间:约1953至1980期间青岛卷烟厂生产,1977年获得山东省优质产品称号,1980年又获评全国轻工业优质产品,在北方市场挺有名气。

红金

消失时间:2000年后逐步停产。

消失原因:青岛卷烟厂把战略重点放在“哈德门”“一支笔”等重点品牌上,生产资源都倾向核心产品,“红金”因为市场份额下滑,就不再投入生产了。

4. 双马

生产时间:1970年由潍坊卷烟厂研发生产,是山东较早用过滤嘴的卷烟品牌,包装上有双马图案,辨识度很高。

双马牌

消失时间:2005年前后烟草行业品牌整合阶段停的产。

消失原因:行业推行“缩减地方品牌、培育全国性品牌”的政策,潍坊卷烟厂把资源集中到知名度更高的品牌上,“双马”因为区域影响力有限,被淘汰了。

5.好运来

生产时间:1923年起由青州卷烟厂生产,上世纪中后期成了青岛本地的代表性香烟,覆盖中低端市场。

好运来

消失时间:不详。

消失原因:青州卷烟厂品牌产品升级,逐渐淡出市场

6. 琥珀

生产时间:济南卷烟厂生产的,1980年代到1990年代在山东很风靡,还获得过“山东省优质产品”“全国烟草行业优质产品”等称号。

琥珀

消失时间:2000年前后经营调整期间停产。

消失原因:因为原料成本上涨,失去了价格优势,市场接受度下滑,再加上济南卷烟厂重点培育“将军(琥珀)”品牌,“琥珀”因为经营效益下降被舍弃了。

7. 蓬莱阁

生产时间:烟台卷烟厂1980年代推出的区域品牌,借着“蓬莱阁”的文旅IP命名,在胶东地区风靡过一阵。

蓬莱阁

消失时间:2003年前后

消失原因:烟台卷烟厂并入山东中烟后,集团推行“泰山”品牌一体化运营,“蓬莱阁”作为非核心品牌,影响力只局限在区域,就停止生产了。

8. 时代

生产时间:青州卷烟厂上世纪90年代初生产地方性品牌,主打亲民价格,主要在鲁中地区流通。

消失时间:2006年左右行业整合期停产。

消失原因:这个品牌没有全国性知名度,市场竞争力比不过同类核心品牌,而且青州卷烟厂在整合中没有延续时代品牌。

9. 蓝金鹿

生产时间:青岛卷烟厂1971年到1990年代生产的代表性产品,包装以蓝色为主色调,还印着金色鹿图案。

蓝金鹿

消失时间:2000前

消失原因:品牌重组后转让给上海卷烟厂,青岛“蓝金鹿”停止生产。

10. 春乐

生产时间:济南卷烟厂1990年代推出的地方品牌。

春乐

消失时间:2010年前后因为经营不善停产。

消失原因:品牌老化严重,没及时更新包装和口感,最后因为销量持续下滑停止生产。

11. 青岛牌

生产时间:青岛卷烟厂1950年代到1990年代生产的城市同名品牌,曾经是青岛本地市民常用的香烟,烟标上印着青岛海滨风光。

青岛

消失时间:2000年后逐步停产,现在烟标成了烟草收藏的热门品类。

消失原因:青岛卷烟厂重点培育“哈德门”“一支笔”等品牌,“青岛牌”因为定位重叠、市场份额被挤压,没进入品牌保留序列。

12. 金鹿

生产时间:青岛卷烟厂1971年生产的,因为烟盒上印着金色鹿图案得名,主要在胶东半岛部分区域流通。

金鹿

消失时间:1994年前后

消失原因:因行业调整退出主流市场‌

13、大丰产

大丰产”香烟由国营德州卷烟厂生产的时间为上世纪60年代生产。

大丰产

消失时间:1995年前

消失原因:1995德州卷烟厂关停,大丰产在关停前停产

14. 大三塔

生产时间:1953年青岛卷烟厂出品,包装上印着三座塔图案。

大三塔

消失时间:2000年前后行业洗牌期间消失。

后期三塔

消失原因:这个品牌没有明确的地域IP支撑,知名度只局限在局部市场,受全国性品牌扩张冲击,没什么竞争优势,慢慢退出了市场。

15. 富贵鸟

生产时间:山东将军烟草集团沂水卷烟厂1990年代生产的,主打低端市场。

消失时间:2005年前后

消失原因:品牌知名度低,生产规模小,还没有核心技术支撑,在行业“淘汰小品牌、扶持大品牌”的政策下,停止了生产。

16. 山花

生产时间:青岛卷烟厂1980年代生产的,包装以山花图案为核心设计。

山花

消失时间:2000年前后

消失原因:产品的口感和包装设计同质化严重,没法和同类品牌区分开,而且厂家没投入多少资源,慢慢被市场淘汰了。

17. 红红

生产时间:山东济南卷烟厂1970年代到1980年代生产的,名称贴合时代特色,主打亲民价格。

红红

消失时间:1990年代后期停产。

消失原因:品牌定位模糊,没有核心卖点,随着消费者对卷烟品质要求提高,“红红”因为口感粗糙、包装简陋,失去了市场。

18. 秦岭

生产时间:青岛卷烟厂1980年代生产的,借“秦岭”的地理IP命名,想拓展省外市场。

秦岭

消失时间:2000年前后停产。

消失原因:这个品牌和山东地域的关联度低,省外市场没打开,省内又被本土知名品牌挤压,销量持续低迷后停止生产。

19. 红舞

生产时间:青岛卷烟厂1980年代生产的,包装上印着舞蹈人物图案,风格很活泼。

红舞

消失时间:1990年代后期停产。

消失原因:目标定位模糊,既没吸引到年轻消费者,也没留住传统烟民,而且厂家没投入多少营销,品牌慢慢被遗忘了。

20. 延塔

生产时间:青岛卷烟厂1980年代生产的,包装上印着延伸的塔形图案,设计很简洁。

延塔

消失时间:2000年前后行业整合期停产。

消失原因:这个品牌没有独特的文化或品质支撑,市场认知度低,在行业缩减地方品牌的政策下,没进入保留名单。

21. 水族

生产时间:青岛卷烟厂1980年代生产的,包装以水族生物为设计元素,贴合地域特色。

水族

消失时间:1990年代停产。

消失原因:品牌设计虽有特色,但口感没竞争力,而且生产规模小,没法满足市场供应需求,慢慢退出了流通。

22. 八大关

生产时间:青岛卷烟厂1980年代生产的,借青岛“八大关”景区命名,主打文旅关联属性。

八大关

消失时间:2000年前后停产。

消失原因:这个品牌被青岛卷烟厂的“青岛牌”“哈德门”挤压,市场份额特别小,而且没被厂家重点培育,最后停止生产。

23. 栈桥

生产时间:青岛卷烟厂1980年代生产的,以青岛“栈桥”地标命名,想依托城市IP打开市场。

栈桥

消失时间:1990年代后期停产。

消失原因:品牌影响力远比不上青岛卷烟厂的主力产品,而且产品品质不稳定,消费者口碑下滑,慢慢被市场淘汰了。

24. 银雀丽鸟

生产时间:山东国营沂水卷烟厂1980年代生产的,包装上印着银雀与丽鸟图案,设计很精致。

银雀

消失时间:2000年前后停产。

消失原因:品牌定位中高端,但没有对应的品质支撑,价格和价值不匹配,消费者接受度低,最后因为销量不好停产。

25. 青萍

生产时间:山东国营沂水卷烟厂1980年代生产的,名称取自“青萍草”,主打清新口感概念。

消失时间:1990年代后期停产。

消失原因:“清新口感”的概念没形成差异化优势,而且厂家营销能力有限,品牌没被市场广泛认知,慢慢退出了。

26. 海棠

生产时间:青岛卷烟厂1980年代生产的,包装上印着海棠花图案,风格偏向女性消费者。

消失时间:2000年前后停产。

消失原因:女性卷烟市场需求有限,而且品牌没后续的产品迭代,没法适应市场变化,最后停止生产。

27. 一只笔

生产时间:1990年代由青岛卷烟厂推出,初期定位中高端市场,2000年后归入山东中烟运营,曾经是“泰山”系列的前身之一。

一支笔

消失时间:2006年11月

消失原因:山东中烟推行“泰山”品牌一体化战略,把“一只笔”的产品特性和市场资源整合到“泰山”系列里,独立品牌就不再保留了。

28. 沂蒙山2000

生产时间:2000年由沂水卷烟厂推出,借“沂蒙山”红色IP命名,主打鲁南及周边市场,是区域性的特色品牌。

沂蒙山2000

消失时间:2006年沂水卷烟厂并入山东中烟后逐步停产。

消失原因:山东中烟聚焦“泰山”核心品牌,“沂蒙山2000”作为区域品牌,市场覆盖范围有限,没被纳入集团长期培育计划。

29. 青州牌

生产时间:1950年代到2000年由青州卷烟厂生产,是青州本地的标志性卷烟品牌,覆盖中低端消费群体。

青州

消失时间:2003年青州卷烟厂并入山东中烟后停产。

消失原因:烟厂整合后,山东中烟重点培育“泰山”“将军”系列,“青州牌”因为品牌影响力只局限在鲁中地区,被核心品牌取代。

30. 云门牌

生产时间:青州卷烟厂1980年代到2000年生产的品牌,和“青州牌”同为厂内的主力产品,主打性价比。

云门牌

消失时间:2003年青州卷烟厂并入山东中烟后停止生产。

消失原因:在行业品牌整合的背景下,山东中烟缩减地方品牌数量,“云门牌”因为和“青州牌”定位重叠,还没有全国竞争力,被淘汰了。

31. 八喜

生产时间:青州卷烟厂1990年代生产的,名称寓意“八喜临门”,主打节日消费场景。

八喜

消失时间:2000年前后行业整合期停产。

消失原因:品牌的场景化定位限制了消费需求,非节日期间销量低迷,而且厂家没持续投入迭代,慢慢退出了市场。

32. 齐鲁

生产时间:有1956年藤县新大烟厂出品,以“齐鲁”地域名称命名,想覆盖全省市场,定位中档卷烟。

齐鲁牌

消失时间:1998年滕州卷烟厂并入山东中烟后停产。

消失原因:山东中烟推行“泰山”品牌统一运营,“齐鲁”因为品牌认知度没达到预期,还和“泰山”系列定位冲突,被整合淘汰了。

33. 丰收

生产时间:青州卷烟厂1960年代到1980年代生产的,名称贴合农业大省特色,主打农村市场。

消失时间:2006年停产

消失原因:随着农村消费者对卷烟品质要求提高,“丰收”因为口感粗糙、包装简陋失去市场,而且厂家没及时升级产品,慢慢被淘汰了。

34. 珍珠鱼

生产时间:济南卷烟厂1980年代生产的,包装上印着珍珠鱼图案,贴合沿海地域特色。

消失时间:2000年前后停产。

消失原因:品牌地域属性太强,省外市场很难拓展,省内又被青岛卷烟厂的品牌挤压,销量持续下滑后停止生产。

35. 勤俭

生产时间:1970年代由青州卷烟厂生产的,名称贴合“勤俭节约”的时代口号,主打低端市场。

勤俭牌

消失时间:1980年代后期停产。

消失原因:时代口号淡化后,品牌没了核心定位支撑,而且产品没差异化优势,随着消费升级,慢慢被更高品质的卷烟取代。

36. 金玉叶

生产时间:青州卷烟厂1970年代生产的,名称寓意“金玉满堂”,定位中高端市场。

金玉叶

消失时间:2000年前后行业整合期停产。

消失原因:中高端市场被全国性的知名品牌占据,“金玉叶”因为品牌知名度低、品质没优势,没法吸引目标消费者,最后停产。

37. 魁星

生产时间:1980年代由沂水卷烟厂生产的,借“魁星点斗”文化IP命名,主打文化消费群体,在鲁中地区有少量受众。

魁星

消失时间:2000年前后沂水卷烟厂经营调整后停产。

消失原因:品牌的文化属性没转化成市场竞争力,而且泰安卷烟厂把资源向“春和景明”倾斜,“魁星”因为销量低迷被舍弃。

38. 宏图

生产时间:1968年年代由青岛卷烟厂推出的,名称寓意“大展宏图”,定位中档市场,想拓展省外市场。

宏图

消失时间:2006年淄博卷烟厂并入山东中烟后停产。

消失原因:山东中烟整合后聚焦“泰山”系列,“宏图”因为省外市场拓展没达到预期,省内份额又被“将军”挤压,停止生产。

39. 利得利(德州卷烟厂)

生产时间:1980年代到1990年代由德州卷烟厂生产的,主打低端市场,是德州本地的亲民品牌。

消失时间:早于2000年

消失原因:产品定位低端,利润空间小,而且市场竞争力比不上同类外来品牌,德州卷烟厂优先保障“蓝金鹿”等主力产品,“利得利”被淘汰了。

40. 鲁北(德州卷烟厂)

生产时间:1980年代由德州卷烟厂推出的,以“鲁北”地域名称命名,主打鲁北地区市场。

鲁北

消失时间:2000年前后行业整合期停产。

消失原因:品牌地域覆盖面窄,而且产品品质和包装设计落后,没法适应市场变化,德州卷烟厂把资源集中到更有潜力的品牌上,“鲁北”停止生产。

曾经的烟口袋和烟袋锅

结束语

这些消失的香烟品牌,不仅是曾经的消费品,更藏着几代山东人的生活记忆,也见证了烟草行业从地方分散生产到集中整合的变迁。

山东人间烟火气息

虽然它们不再出现在货架上,但提起这些名字,依然能勾起不少人对过去的回忆,成为时代变迁中一段特殊的印记。目前,这些消失的香烟的老烟标受到收藏爱好者的青睐。

文章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